实现农户零星种植到家家户户皆有盆景园的转变

adminadmin 9393体育 2024-02-07 56 0

  文明村镇

  近年来,广州市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,聚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推进美丽乡村、乡风文明建设,目前已创建12个全国文明村镇、23个省级文明村镇,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为90.16%。其中既有历史悠久、民俗文化丰富的文明村镇,充满文化新活力、民俗新特色,尽显文化之乡和广府韵味;也有产业兴旺、创新进取的文明村镇,奋勇拼搏、敢闯敢干,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,促进共同富裕。

  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 通讯员穗文明

  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、吴子良、杨耀烨、苏俊杰、王维宣 通讯员石建华、谭札烽、巢金红、穗文广旅宣

  莲麻村:

  发展生态旅游 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

  莲麻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,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以“政府主导、企业运作、村民参与”的模式,大力实施“特色小镇”发展战略,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文明村创建,村民文明素质和全村文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。

  莲麻村黄沙坑是东江纵队活动基地、抗日游击区,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,建成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、党章学堂(六个展馆),弘扬发展红色文化,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线路,抢抓红色培训教育发展机遇,打响穗北红色户外课堂。截至目前,累计承接省市区各级党团学习团体、学习培训班开班培训1000多批次,培训党员干部共36800多人次。

  除了传承红色基因,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,莲麻村还盘活闲置房屋,打造特色民宿。充分挖掘大众对传统民宿和原生态乡村环境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特色消费需求,依托原有的村庄建筑,大力提升特色民宿主题显示度和文化品位,成功打造华夏莲舍、粤湖客栈、途栈等一批“网红民宿”,结合本地丰富的美食文化,带动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。

  近年来,莲麻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坚持生态立镇、产业强镇、绿色发展、特色发展,坚定不移地走“特色小镇”发展之路,推动莲麻小镇持续展现新气象新乡风。

  大埔围村:

  产业带动乡村振兴 创建最红最美乡村

  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东部,近年来牢牢把握广州市“美丽乡村”建设试点机遇,通过一系列因地制宜的“微改造”,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,走上农文旅融合乡村休闲游之路 。同时,作为广州著名的红色村,大埔围村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、抗战历史纪念馆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讲堂等红色文化传承阵地。

  通过土地流转,引进广州德盛现代化生猪养殖场、花海文旅园等优质现代化都市农业项目。良好的环境、健全的政策服务集聚人才人气,吸引了村民和高校青年回乡创业,开办农家乐和万家旅舍,形成以艺术空间墙绘设和景观雕塑为主的农村青年创业实践基地。大埔围村坚持党建引领,大力推进红色资源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,围绕“革命故里,生态家园”努力创建富有新时代内涵的最红最美乡村。

  近年来,大埔围村逐步探索出一条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相融合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;此外还以“家庭 家教家风”为主旋律,扎实开展好家庭、好家教、好家风传承活动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,发挥着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化作用,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中落地生根。

  钟落潭镇:

  打造宜居乡村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

  钟落潭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东北部,近年来先后获得“广东省文明镇”“省级‘乡村治理示范镇’”“省级‘美丽圩镇’”等荣誉称号,让文明之花在流溪河畔持续绽放。

  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环境,钟落潭镇开展垃圾分类、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,持续推进圩镇品质提升。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和重点区域风貌改造,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,重点打造云溪湾新乡村示范带和帽峰山美丽乡村群。

  同时,持续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取得实效。建成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的钟落潭图书馆大楼和文化中心。全镇42个村(居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。维护修缮竹料三烈士纪念碑、良田革命烈士纪念碑、西湖社学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单位,保护洪拳、岭南篆刻等非遗传承项目,竹一村“泮塘马蹄粉制作技艺”列入白云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钟落潭镇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选树“文明家庭”“身边好人”“星级文明户”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;各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设立红白理事会,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新风尚;开展“金钟风采”群众性文体系列活动、半程马拉松、文化艺术节、“金钟杯”青少年才艺大赛、送戏曲下乡等活动。

  东涌镇:

  婚俗礼仪与时俱进 文明新风吹拂城乡

  东涌镇位于广州市南沙区,通过组织一场集体婚礼、设立一项试点举措、出台一套制度等“三个一”方式,创新移风易俗方法路径,积极倡导喜事新办,塑造文明婚俗新风尚。

  南沙区地处湾区之心,这里的百姓世代在江海、河涌、堤围、滩涂边生活,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水乡文化。其独特的民俗文化“南沙水乡婚俗”成为汉族传统婚俗代表,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  近年来,东涌镇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,印发《东涌镇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》《东涌镇关于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方案》等,健全和完善推行村级红白理事会制度,全面打响移风易俗攻坚战,让文明新风吹遍水乡东涌。

  目前,全镇22个行政村已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,广泛吸纳村“两委”成员、德高望重的老党员、老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,结合村规民约制定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,作为村里“小法规”要求村民人人遵守,对婚丧事宜规定、办事程序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,并要求党员、干部带头做到移风易俗标准要求,同时加强督查检查,对有大操大办婚丧嫁娶苗头的群众开展说服教育,进行正确引导。

  东涌镇细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高锡钊表示,通过制定村规民约,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,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移风易俗、勤俭节约、文明办事的表率。

  竹洞村:

  打造乡村美丽生态 壮大乡村集体经济

  竹洞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,以“文旅核”为定位,先后荣获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广东省文明村”“广东省‘一村一品 一镇一业’专业村”“广东特色产业村”等称号。

  竹洞村以生态保护为重点,打造800亩碧波水漾、鸟语花香的竹洞湖,建造长达2公里环湖绿道,在村社主要干道以及山岭上栽植数千株黄花风铃木,构建了阳春三月“满山尽带黄金甲”的景象。

  依托岭南盆景小镇平台,竹洞村通过“协会+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模式,把小盆景做成大产业,实现农户零星种植到家家户户皆有盆景园的转变。村集体总收入、村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,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  此外,竹洞村发展乡村文旅产业,依托碧波荡漾、山水秀丽的竹洞湖,深挖黄花风铃景区、洪熙官故居遗址、打鼓岭、时花种植基地、“竹映洪拳”水幕光影秀等资源,通过举办盆景艺术节、黄花风铃节、洪熙官旅游文化节等活动,打造竹洞村乡村旅游的专属IP,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超30万人次。

  接下来,竹洞村将以建设“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长长久久”美丽乡村为目标涵养文明乡风,持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。

实现农户零星种植到家家户户皆有盆景园的转变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喜欢0发布评论

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
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